心语新评
吴书林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 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中山大学临床兼职教授。历任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兼心律失常组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血管疾病质控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美国心脏学院Fellow(FACC),欧洲心脏学会Fellow(FESC)和美国心律学会Fellow(FHR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副总编辑、美国PACE杂志副主编等; 在国际著名心血管研究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Circulation.ArrhythmiaandElectrophysiology》,《HeartRhythm》,《JournalofMolecularandCellularCardiology》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多篇,SCI论文90余篇,主编和副主编著作50多部,2017AHA/ACC/HRS发布的《美国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指南》引用了吴书林电生理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广东省名医工程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课题。 先后获得国家专利6项,参与和主持科研课题30余项,大型临床试验项目20余项。
刘斌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吉大二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吉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腔内影像和生理学学组组长、吉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FESC)、美国心脏病学院会员(FACC)、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韩国全南大学客座教授,《ESC Cardiovascular中文版》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内科学》编委,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发表SCI论文80余篇,主编著作9部。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妊娠合并心脏病
周胜华
周胜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名医,中南大学一级主任医师。 “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获得者。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常务委员。湖南省心血管病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国家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量控制专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分会副主任委员,心血管代谢医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多年来担任《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Section Editor、《Circulation(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杂志编委。2016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内科学》教材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应邀参编了英文介入心脏病学专著3部;近年以通讯作者在《JAMA Network Open》、《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J Mol Cell Cardiol》、《European Heart Journal Open》、《J Adv Res》等杂志发表SCI 论文80余篇;202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 项、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1 项、中华医学会临床研究专项基金1项、卫生部重点部属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获湖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2021年获湖南省首批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2022年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治疗相关发明专利2项。
肺动脉高压
傅国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大求是特聘医师,浙江省心血管介入与再生修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
高炜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兼血管医学研究所所长、卫生健康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秦皇岛医院副院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及基础研究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常委及动脉硬化学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专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委,北京心脏学会副会长等。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专家会员(FESC)。
心绞痛
老年高血压
老年高血压内容集锦
韩清华
外周动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