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珑

王峰

王峰,男,41岁,中共党员,肿瘤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美国Georgetown大学访问学者。现就职于肿瘤科一病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河南省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中华肿瘤杂志》审稿专家。

王嘉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 博士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乳腺外科 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乳腺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 辽宁省医学会乳腺外科分会常委 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乳腺肿瘤精准治疗与临床科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乳腺疾病微创诊断及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任秀宝

任秀宝,男,主任医师,教授,生物治疗肿瘤科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天津市肿瘤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副主任,天津市肿瘤医院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2012年:中国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2010年:中国免疫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2010年:第二届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专家组成员;2008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院生物技术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常委;2008年: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2006年: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2005年: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组织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肿瘤杂志》编委,《中国肿瘤临床》编委,1989年毕业于天津第二医学院,1996年于白求恩医科大学获内科学硕士学位,2006年于天津医科大学获肿瘤学博士学位。2008年被评为“131创新型人才”,2009年获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称号。从事肿瘤生物治疗和内科治疗13年,在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方面都有着卓著的成就,特别是在应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将细胞免疫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肿瘤疫苗治疗等现代生物治疗技术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以此为突破点率领全科逐步形成了个体化的肿瘤内科治疗模式。临床工作中,作为生物治疗科学科带头人,紧跟世界前沿领域,在肺癌、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方面开展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有特色的生物免疫综合治疗的策略,该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增加化疗的疗效并减低化疗毒副作用。使天津市肿瘤医院的生物治疗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并取得多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和突出的临床业绩。平均每年诊治各种实体肿瘤病人及疑难病例1000余例次。曾作为攻关组的主要成员率先在国内完成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实体肿瘤”的最大组临床病例研究,使高危乳腺癌的3年复发率降低了近30%,并因此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第三作者)。在异基因半相合造血干细胞免疫治疗晚期恶性实体瘤方面获得国家科技部十五公关引导项目资助。2006-2007年赴美国Vanderbilt大学学习,主要从事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充分利用在国外学习的先进技术,结合国内和医院医疗、科研工作实际,积极进行临床和科学研究。将国外前沿的肿瘤生物治疗先进技术与国内现有的生物治疗手段相结合,对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基础研究方面,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十余项,其中以第一作者申请并中标国家自然基金2项、天津市科委课题3项,申请专利4项。科研经费总数达1000多万元。先后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共13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7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共68篇,其中中华级论文8篇。近三年作为第一申请人申请专利4项。参加编写多部肿瘤学专著。

马智勇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肺癌诊疗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非小细胞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肺癌专委会常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主委 国家癌症中心肺癌质控委员会委员

周俊

王长利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天津市肺癌诊治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肿瘤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俞星飞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 浙江省核酸适体与临床诊治重点试验室 浙江省卫健委健康科普专家库乳腺外科名医专家 副主任医师,浙江大学肿瘤学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学术型) 宁波院区乳腺外科执行主任、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外科学院FELLOW(FACS),美国乳腺外科医师协会会员(ASBrS)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乳腺外科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肿瘤整复分会理事,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乳腺健康管理分会理事,长江学术带乳腺联盟常务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委会常委兼总干事,浙江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肿瘤微创外科联盟乳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乳腺病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官方杂志《感染控制》(英文版)编委 全国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国家卫健委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微视频优秀奖 浙江省首届优秀双下沉医生称号、浙江省首届优秀副主任医师称号 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李健

血液科副教授、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生分会儿童血液肿瘤学组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委 福建省医学会儿科分会血液学组组长 福建省输血学会小儿患者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编委

龚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逸仙乳腺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教授/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乳腺诊断专科主任 乳腺肿瘤中心第二职工党支部书记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整合防筛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专委会常委 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专委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乳腺专科医师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分会癌症早筛早诊分会副主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泛家族遗传性肿瘤防控专委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常委 主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组长)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基金7项。CSCO基金2项。入选科技部、教育部、广东省杰青等人才项目5项。主编人卫出版社专著《组织标记在乳腺疾病精准诊疗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并被中国年轻乳腺癌诊疗专家共识以及包括研究生教材《疾病学基础》《肿瘤学》在内的17本参与编写的专著引用。获专利10项,开发软件2项。以第一/通讯在Cancer Cell,Molecular Cancer,Cancer Research,Advanced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39篇,总引用2771次,高被引论文3篇。

吴楠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胸部肿瘤中心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会员委员会主席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分会胸腔镜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委会常委、胸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常委 北京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委,胸外科分会常委 美国新泽西州州立大学博士后 曾在国际著名的肿瘤中心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临床进修胸外科。

刘需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专业方向为头颈肿瘤和鼻咽癌的放射治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CSCO鼻咽癌指南专家组成员和执笔人 代表性成果发表于Lancet(2篇,1篇实际第一,1篇共同第一排第二)和JAMA Oncol(2篇,均为实际第一) 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等基金,指导学生撰写的论文荣获ASCO突破峰会(ASCO Breakthrough)的Abstact award(全球共40项)和Merit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