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资讯

  • 全部时间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机器学习在膝骨关节炎诊断和预测中应用进展

    膝骨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性。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机器学习作为其关键应用之一,在医学影像分析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KOA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预测方面。具体而言,机器学习算法已被应用于KOA的自动分级、病变检测、预后预测以及风险评估等多个关键环节。

    2025.08.22
  • 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研究进展

    距骨骨软骨损伤大多发生于踝关节扭伤或踝关节骨折中,也可见于踝关节退行性疾病,常伴有踝关节疼痛、肿胀或僵硬等症状。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相关文献,综述了距骨骨软骨损伤手术治疗的选择、各种手术方式及生物制剂的适应证和优缺点,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2025.08.22
  • 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保护张力带结构的研究现状

    椎板成形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颈椎病的治疗中。随着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的应用,术后轴性疼痛、活动度降低、颈椎前凸角度丢失等并发症逐渐被报道。多项研究报道颈椎后路椎板成形术中保护张力带结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各种张力带结构及其止点保护较好的椎板成形术改良术式逐渐被脊柱外科医师所接受,以降低术后轴性疼痛的发生率,改善手术预后。

    2025.08.22
  • 富血小板血浆骨内注射治疗膝关节疾病研究进展

    富血小板血浆(PRP)作为富含生长因子的自体生物制剂,在膝关节疾病治疗领域应用愈发广泛。传统PRP关节腔注射虽能缓解症状,但对深层软骨下骨修复效果欠佳。骨内注射技术可将PRP精准递送至软骨下骨区域,调控骨微环境,为膝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软骨损伤等提供了创新治疗策略。该文就PRP骨内注射治疗膝关节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025.08.21
  • 数字智能化技术在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应用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为退行性关节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诊疗方法存在早期易漏诊、疗效欠佳等问题。随着科技进步,数字智能化技术凭借多学科融合与技术创新,推动KOA诊疗朝精准、高效方向发展,可减轻医疗负担,改善患者预后。

    2025.08.21
  • 自体胶原诱导软骨形成治疗关节软骨损伤

    临床上关节软骨缺损较为常见,因关节软骨缺乏血供,损伤后难以自我修复,导致再生能力有限。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微骨折和骨软骨移植等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局限性。自体胶原诱导软骨形成(ACIC)技术通过将胶原支架与微骨折技术相结合,能够成功促进软骨修复。临床研究表明,ACIC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功能评分,并形成与正常软骨结构相似的新生软骨。

    2025.08.21
  •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头侧关节突关节损伤的研究进展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脊柱各种疾病中应用广泛,但螺钉造成的头侧关节突关节损伤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一直被广泛关注。头侧关节突关节损伤可导致患者术后腰背部持续疼痛、加速邻近节段退变及再手术率的增加,患者个体因素、置钉技术、进钉点的选择等可能是导致头侧关节突关节损伤的影响因素。

    2025.08.20
  • 动脉瘤样骨囊肿治疗研究进展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发生于骨骼的良性成纤维细胞性病变,具有局部破坏性,大或复杂的病变可能导致生长障碍和畸形。刮除植骨术或刮除植骨术联合化学方式治疗是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标准治疗方法,硬化治疗和血管栓塞等微创技术已成为手术的替代或补充,并取得良好效果。

    2025.08.20
  • 脱细胞基质制备及其治疗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骨关节炎是常见关节退行性疾病,现有的保守治疗方法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脱细胞基质(dECM)通过去除组织中的细胞成分而保留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分子,在骨关节炎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前景。研究表明,dECM能够提供机械支持,促进细胞迁移和黏附,调节炎症反应,改善软骨修复。然而,它的临床应用仍面临质量标准化、免疫原性控制及长期疗效评估等挑战。

    2025.08.20
  • 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治疗进展

    青壮年PauwelsⅢ型股骨颈骨折常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高能量创伤导致,骨折移位明显,且不稳定。通常这类患者首选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治疗。但由于股骨颈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包括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折不愈合、股骨颈短缩畸形及内固定失效等)仍然是临床治疗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