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双相障碍 睡眠障碍 痴呆 应激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焦虑症 强迫障碍强迫症
2025 亚太地区共识声明:围产期抑郁和焦虑
围产期,从受孕到产后一年,是身体和情绪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患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健康障碍的风险较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本文提倡采用综合方法——将生活方式的改变、早期筛查和个体化干预措施结合起来——改善围产期心理健康,提高母儿的预后。
2025.10.09
7人浏览
2025 AHA科学声明:心肌梗死后心理困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心理社会压力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增加,这些负面心理因素被称为心肌后心理困扰((PMPD)。本文主要针对对PMPD的不良临床后果和可能导致不良结果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提供了关于PMPD的识别、筛查、初始治疗和转诊的指导。
2025.09.22
21人浏览
针灸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指南(2024)
鉴于针灸在精神分裂症不同临床结局中的治疗方式、治疗优势和治疗特色尚未得到可靠且具体的推荐意见,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针灸研究中心、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兰州大学共同组建了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指南制定团队,收集和综合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证据,并采用专家共识法作出推荐意见。研究共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6 个中英文数据库近10 年的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经资料提取、数据分析、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整合、GRADE 评价与分级以及专家共识后,初步形成针灸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实践推荐方案。本指南系统整理了针灸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方式、常用穴位以及相应的临床结局。临床结局的选择上重点关注了针灸对精神分裂症的各种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疗效。本指南可为医疗卫生人员、患者、政策制定者等利益相关群体提供精神分裂症针灸疗法的临床实践指导。
2025.09.22
34人浏览
结直肠癌化疗相关的精神心理问题及其处理中国专家共识
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重要的恶性肿瘤类型,全球发病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化疗在其临床治疗方案中具有核心地位且贯穿治疗全程。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和治疗预后。目前国内尚无结直肠癌化疗相关精神心理问题处理的共识。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通过系统检索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经反复论证形成本指导性文件,阐述了相关问题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并从医患沟通、筛查评估、干预措施、医护支持与教育等方面提出36 条推荐意见,为深化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精神心理问题的理解、提高结直肠癌整合诊疗水平和加快我国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2025.09.15
36人浏览
糖尿病共患抑郁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糖尿病与抑郁共病现象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关系。这种共病状态不仅加重疾病负担,增加治疗复杂性,还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糖尿病与抑郁的共同病理机制可能涉及神经内分泌调节异常、慢性炎症反应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目前临床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医务人员对该共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抑郁症状常被忽视或漏诊;学科之间缺乏有效协作,限制了综合管理的实施;且国内外均缺乏专门针对该共病的诊疗指南,导致临床实践中缺乏统一标准。为此,由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内分泌协作学组牵头,联合内分泌代谢、精神医学、神经科、心理学、心身医学及中医学等多领域专家,首次制定了《糖尿病共患抑郁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系统阐述了糖尿病共患抑郁的临床特点、病理机制、评估工具及干预策略,明确强调多学科协作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标准化的筛查与诊断路径,并给出了协作治疗的具体建议。共识的发布将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可操作的诊疗指导,有助于提高共病的识别率与干预效率,促进糖尿病患者整体健康管理和预后改善。
2025.09.12
43人浏览
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
失眠症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或早醒,并伴有日间功能损害。自2017年《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出版至今,失眠症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有所变更,临床诊疗规范不断更新,失眠症的诊疗指南需要进一步修订和补充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因此,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遵循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学制订了《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版)》。本指南系统阐述和更新了失眠症的流行病学、病理机制、诊断标准、临床评估、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并针对女性、老年人、儿童/青少年等特殊人群提出具体建议,最终确定32条推荐意见,为失眠症的临床诊疗提供了系统性循证指导。
2025.09.06
160人浏览
2025更新—2021 NICE指南:双相障碍的评估和管理(CG.185)
指南主要涵盖了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识别、评估和治疗。建议适用于双相I型、双相II型、混合性情感性和快速循环障碍。2025年9约,专家组根据药品和保健产品监管局(MHRA)关于男性丙戊酸使用的安全建议更新了丙戊酸的使用建议。
2025.09.02
17人浏览
抑郁障碍的人际心理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是一种限时且结构化的心理治疗,旨在通过改善人际功能来缓解抑郁症状。大量研究证据表明,IPT 在抑郁障碍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患者脱落率较低。为规范IPT 在中国抑郁障碍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专家组采用改良德尔菲法制定了本共识。由24 位来自精神医学、心理治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共识专家组,经系统性文献检索与证据整合后制定了本共识。共识确立了IPT 治疗抑郁障碍的基本原则、标准化治疗流程和目标人群,依据现有临床证据形成分级推荐意见,并讨论了IPT 的创新模式,旨在为中国临床心理工作者提供规范化操作指南,促进IPT 在中国的广泛采用和实践,优化抑郁障碍心理治疗资源的配置。
2025.08.27
36人浏览
麻醉综合疗法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孤独症谱系障碍( ASD) 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以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隘为主要特征。当前缺乏针对核心症状的有效干预手段,麻醉相关神经调控手段近年来在ASD 治疗中的潜力逐步显现。为规范麻醉综合疗法在ASD 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国内多学科专家基于临床实践与前沿研究,制定了本共识,内容涵盖适应证、禁忌证、治疗原则、干预流程及多学科协作机制,明确了以低浓度七氟烷吸入为基础的干预方案,并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神经调控技术、行为康复训练及中医特色疗法,构建多模态综合治疗体系。共识的发布旨在推动麻醉综合疗法在ASD 干预中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应用。
2025.08.19
74人浏览
2025 专家共识:阿立哌唑水合物长效注射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
阿立哌唑是第二代部分多巴胺D₂受体激动剂抗精神病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I型双相障碍的维持治疗。本文主要为寻求优化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处方者提供实用指导。
2025.08.13
61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