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WI技术在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中的研究进展 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是一种起源于肾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占肾癌的75%,相比于其他亚型,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目前,术前活检仍然是ccRCC病理分级的金标准。然而,活检为有创检查,存在播散风险,并且取样时存在一定的误差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因此,通过影像学方法对ccRCC进行无创、准确的分级诊断成为近年来的研究方向。……
- 马杰教授&王启鸣教授:创新与实践融合,助力肺癌分子病理检测质量与时效双赢 医脉通邀请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杰教授与王启鸣教授,分别从病理检测与临床实践角度解析两项成果的价值与意义。……
- 蒋翔男教授:淋巴瘤CD30智能辅助判读软件助力CD30病理规范化检测,破解淋巴瘤精准诊疗难题 近日,2025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三十次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病理年会在上海召开。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蒋翔男教授指出了当前CD30检测的临床价值与判读难点,并重点介绍淋巴瘤CD30智能辅助判读软件的开发成果及其在病理数字化中的应用前景。医脉通特将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以帮助病理科医师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辅助诊断工具。……
- 临床观微 | 结直肠癌RAS和BRAF基因检测要点总结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球及中国均居前列。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分子标志物检测已成为CRC精准治疗的核心基石,但我国CRC分子标志物临床检测工作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现状亟需引起重视,以推动我国CRC诊疗迈向更高水平。……
- 影像学方法预测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仅次于肺癌的癌症死亡原因。新辅助治疗(neoadjuvant treatment, NAT)是全身性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旨在降期手术、提高保乳机会、降期保腋窝及体内药敏等。据文献报道,NAT可使40%~75%的转移性腋窝淋巴结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 pCR),而是否获得腋窝淋巴结pCR影响着临床医师决策患者后续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预后情况等。……
- 肿瘤微环境在神经病理性癌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我国作为世界癌症大国,现有癌症患者的数量超过700万,经调查,50%~90%癌症患者的一生之中会经历癌痛。癌痛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强度往往被低估,对于病因却又知之甚少。其中,由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疼痛被称为神经病理性癌痛(neuropathic cancer pain, NCP)。……
临床指南
-
基于临床需求的卵巢癌基因检测规范化选择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指南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卵巢癌专业委员会
-
胰腺癌精准检测与分子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
指南CSCO胰腺癌专家委员会
-
2025 HFA-ESA科学声明:血管扩张剂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应用
指南欧洲心力衰竭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