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CTRIMS 2025 中国之声 | 50余项中国学者研究成果入选,引领神免领域新突破 ECTRIMS官方在线公布了本届大会入选的摘要标题,中国研究团队再创新高,共有50余项研究成果成功入选。这些研究涵盖了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多发性硬化(MS)以及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MOGAD)等神经免疫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创新疗法,充分展现了中国科研团队在该领域的卓越贡献。以下为入选研究的简要介绍……
- 精神疾病「复发」时,别忽视新发器质性疾病可能 | 病例探究 很多内科及神经系统疾病可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一项针对252名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病历回顾显示,这些患者中有28.2%曾被诊断为精神障碍。反过来,如果一名精神障碍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的急骤波动,也应考虑到器质性疾病所致可能,而不宜直接归因于原发病的又一次复发。……
- 非药物干预能否破解认知衰退困局?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 AAIC 2025 该研究结果于近日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AAIC会议上公布,并同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
-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沈璐教授团队多项研究成果亮相AAIC 2025 当地时间7月27日至7月31日,全球认知障碍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2025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 2025)在加拿大多伦多盛大召开,共吸引线上线下超1.3万人注册参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沈璐教授及其团队受邀携1个大会报告和11个壁报等多项成果精彩亮相,多角度展示团队认知障碍临床和基础研究新进展,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 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首份基于血液的生物标志物检测临床实践指南 | AAIC 2025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估计占所有痴呆症的 60%-80%。7月29日,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了首份关于使用血液生物标志物(BBM)检测的临床实践指南(CPG),这是为推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变革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该指南在近日于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2025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 2025)上进行了报道1,并同步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杂志……
- 彭丹涛教授专访:突破AD早期诊断瓶颈,探索精准治疗新方向 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新型药物的涌现,AD的防诊治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2025年脑卒中大会举办期间,医脉通特邀中日友好医院彭丹涛教授,剖析当前我国AD精准防诊治面临的瓶颈及最新进展,本文特将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专家简介彭丹涛 教授中日医院神经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