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属于免疫介导的系统性、炎症性、复发性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免疫、环境、遗传等多因素有关,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斑块,可分为寻常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等。 目前主要用于银屑病的小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是Janus激酶(JAK)抑制剂、TYK2(酪氨酸激酶 2)变构抑制剂、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芳香烃受体激动剂。那么,不同类型银屑病如何选用呢?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系统性、免疫介导的疾病,除典型皮肤损害外,常累及关节并伴发多种共病。本病病程迁延、易复发,患者易承受显著身心与社会负担。近日,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我们特别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陶娟教授,就银屑病的规范化诊疗、共病管理、药物选择及多学科协作等核心议题进行解读。本文整理访谈精要,以供临床参考。
慢性难治性荨麻疹临床诊疗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个体化策略缺失、新型药物合理应用不足,以及指南落地执行中的实际困难。近日,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值此契机,特邀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宋志强教授,就慢性与难治性荨麻疹的阶梯治疗、新型药物精准使用及我国首部诊治指南的核心要点进行深入阐释,为临床诊疗与科研方向提供权威指导。
痤疮与白癜风作为皮肤科常见疾病,始终备受临床与科研关注,其诊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与此同时,“屏障修复”“老年瘙痒”等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热点,折射出皮肤健康管理需求的多元化与精细化。2025年8月24日,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于上海圆满落幕。会议期间,我们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项蕾红教授,就痤疮与白癜风的最新诊疗进展、热点皮肤问题的应对策略以及医生培养方向等话题进行权威分享,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与方向。
在皮肤科领域,银屑病与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因其高发态势、复杂病理机制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始终是临床诊疗与科研探索的核心方向。近日,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两大疾病的诊疗进展与学科发展议题引发广泛关注。值此契机,我们特邀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郝飞教授,为我们分享了生物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精准应用、AI技术对疾病全程管理的赋能价值,解读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患病率上升的深层原因,并展望学科传承与创新的未来路径。
银屑病作为临床关注度高、发展速度快的皮肤病,其基础研究、临床管理与新药研发持续突破,同时中国皮肤病学领域的精神传承与时代发展也需行业共同践行。8月22日- 24日,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值此契机,我们特邀ACMED学术委员会主席、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史玉玲教授,围绕2024-2025年度银屑病重大进展及大会核心主题展开深度解读,以期为临床诊疗优化与学科发展提供权威参考。
8月22日-24日,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本届大会汇聚皮肤科领域权威专家与产业先锋,聚焦临床难点与创新解决方案。会议期间,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ACMED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育教授,结合其在大会上的《2024-2025年度雄激素性脱发前沿进展》专题报告,围绕雄激素性脱发的最新治疗进展与行业生态构建分享前沿观点,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瘢痕虽源于皮肤创伤修复,却常因过度增生而成为终身困扰,尤以瘢痕疙瘩为甚。如何精准分型、降低复发、破解机制盲区,是临床与科研共同面临的难题。8月22日-24日,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值此契机,《医脉通皮肤科》特邀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金哲虎教授,围绕瘢痕分型原则、复发高危因素与炎症-张力-免疫三大机制展开深度解析,旨在为临床制定个体化、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案提供循证思路。
寻常痤疮作为皮肤科常见的损容性疾病,其严重度分级和疗效评价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为了给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统一的指导,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痤疮学组等多个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寻常痤疮临床严重度分级及疗效评价中国专家共识(2025版)》。以下从共识制定方法、痤疮分级方法、场景化分级推荐、疗效评价指标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2025年8月22-24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主办的中国皮肤健康发展大会暨杨国亮皮肤病学大会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皮肤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ACMED)第一届学术年会在上海召开。会上,ACMED与复旦大学大健康信息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AI文献小秘书Derm小程序引发关注。值此契机,华肤荟与医脉通皮肤科采访了该项目核心参与专家,复旦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兼医科馆馆长应峻教授,在采访中应峻教授深入解析了产品设计初心与AI 科研应用的实践路径,揭示技术如何在平衡专业性与伦理规范中,为皮肤科医生开拓科研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