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资讯

  • 全部时间
  • 2025
  • 2024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郑刚教授: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消退的临床证据(药物治疗篇)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由脂质沉积、炎症变化、细胞迁移和动脉壁受损等因素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利用血管内成像等侵入性技术[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临床试验表明,降低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主的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胆固醇至极低水平,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负荷,改变斑块组成。既往在临床实践中,多应用强效他汀类药物来达到这一结果。自2016年以来,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等新型降脂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对斑块消退和临床风险降低显示出增量效应。那么,常用的降脂治疗策略及降低残余风险的药物能否稳定斑块甚至使斑块消退,本文对此进行了汇总。

    2025.07.27
  • 卜培莉教授:聚焦难治性高血压诊疗,详解治疗策略及最新进展丨OCC 2025

    在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持续加重的背景下,难治性高血压被视为血压管理的一大挑战,其不但增加了血压达标的难度,更会显著增加靶器官损害风险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为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难治性高血压,在第十九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OCC 2025)期间,医脉通特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卜培莉教授,结合临床经验,从定义、危害、治疗策略、前沿进展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难治性高血压诊疗进行了详细解读

    2025.07.27
  • 马为教授专访: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治现状及前沿探索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脏疾病,常因无典型症状而被漏诊或误诊。近年来,随着诊治技术的提高,HCM的管理被逐渐重视。在第九届中国心血管病精准医学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心肌病大会上,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马为教授进行专访,马教授详细阐述了当前我国HCM的诊治现状,分享了HCM诊断和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并围绕HCM的未来发展分享真知灼见。

    2025.07.27
  • 李学斌教授专访:技术拓新、全程管理,畅谈心脏起搏领域进展与未来图景 | CHRS 2025

    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学斌教授进行专访,围绕起搏器发展历程、临床应用、起搏器植入过程和疗效优化,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内容分享独到见解,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2025.07.25
  • 【心临芪境】第三期: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本期导读:第1篇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网络药理学研究;第2篇 多组学方法探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HFPEF的分子机制;第3篇 芪参益气滴丸改善HFPEF的机制:减轻微血管内皮炎症和激活NO-CGMP-PKG通路;第4篇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HFPEF的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第5篇 芪参益气滴丸对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第6篇 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第7篇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2025.07.25
  • 付华教授专访:安全高效,前景广阔!畅叙脉冲场消融的临床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 CHRS 2025

    医脉通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付华教授进行专访,就脉冲场消融的临床应用现状及优势、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未来方向等进行了分享,并从不同角度,对如何推动脉冲场消融更加规范且广泛的临床应用分享了独到见解。

    2025.07.25
  • 心房心肌病研究进展:从精准诊断到个体化治疗

    心房心肌病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是一个诸多临床病损累及心房致其结构、电生理、功能改变的总和范畴。心房心肌病是发生房颤和卒中的心房基质,其与心房纤维化关系密切。早期识别心房心肌病并及早地进行综合治疗与管理,对于预防和控制房颤、卒中的发生至关重要。在第九届中国心血管病精准医学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心肌病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牛国栋教授(代讲)带来了题为“心房心肌病研究进展”的报告,围绕心房心肌病的定义与分型、危险因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与展望展开深入且精彩的论述。

    2025.07.25
  • 急性STEMI冠脉内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药物使用方法,来看最新专家共识!

    根据现有临床证据,冠状动脉内低剂量溶栓治疗可考虑应用于特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治疗原则强调以机械介入为主、药物干预为辅,尽可能减少联合药物使用,以降低出血与再栓塞风险。关于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及药物的使用方法,一起来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内溶栓专家共识(2025)》。

    2025.07.25
  • 从治病到管斑块!冠心病防治的重大理念转变

    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和心梗,以及心梗的严重后果,猝死,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医生主要关注心肌缺血和急性事件,即发生了心绞痛或者心梗的诊断与治疗,但最近,《柳叶刀》杂志发布了一个报告,称这种“等到发病才干预”的模式存在重大局限——等到心绞痛、心梗甚至猝死出现,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2025.07.25
  • Circulation子刊:微循环阻力在检测微血管阻塞及预测STEMI后心衰中的应用——来自安贞冠心病中心的思考与探索丨科研快讯

    2025年04月03日,《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maging》(Q1,IF: 7.0)发表了一篇题为“Angiography-Derived Microcirculatory Resistance in Detecting 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 and Predicting Heart Failure After STEMI”的研究论文。

    2025.07.25